欢迎访问开云·Kaiyun官方网站

Kaiyun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液体硅胶辊和固体硅胶辊产品

以满足不同行业的压延机、流延机、涂布机等专业机械的需求

7*24小时在线客服电话:010-09524125
您的位置:首页>>kaiyun新闻>>正文

kaiyun新闻

磕大头、抬老爷、孔府大年……这些充满年味儿的民俗你知道吗?

发布时间:2024-02-23 点此:566次

传承

年夜饭、吃饺子、拜年……除了这些过年的“常规操作”之外,其实还有很多地方沿用充满年味儿和历史的民俗。

比如:河南洛阳过年给长辈磕头、福建与广东等地“游神”“拖老爷”,还有步骤复杂严谨的孔府大年,这些习俗不仅被历朝文献记载,代代流传,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古都洛阳过年也磕头

“七大姑”“四舅爷”等称呼加上“给您拜年啦”,声音响亮,腔调拉的能绕半个村。有的长辈房间小,一排排人齐刷刷在院子里磕头,还有“领磕”的人喊着“跪——、一叩首——、起——”

近几年,每逢春节,山东各种“花式”磕头视频就会刷屏朋友圈。

事实上,古都洛阳过年也有磕头的风俗。

洛阳市洛阳民俗博物馆宣教部副主任杨珂馨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表示,按照习俗,大年初一,人们很早就起床,着盛装艳服。旧时各家各户首先烧香供神,同时鸣放鞭炮庆祝春节。春节头顿饭一般是水饺,在洛阳孟津、伊川等地区,早饭喝“头闹汤”也是习俗之一,头闹汤就是用凉粉汤烩菜。

早饭过后,才是过年的“重头戏”。

杨珂馨表示,早饭后,全家先到祖宗堂牌位前磕头拜年,祖宗堂前铺苇席或红毡以供跪拜使用。拜完祖宗之后,拜长辈,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

其实,压岁钱最起初还真压的不是“岁”。

杨珂馨说,压岁钱古时称“压祟钱”。传说古代有种叫“祟”的妖怪,每逢年三十晚上趁人们熟睡时便出来伤害孩子,所以除夕人们都不睡觉,以防“祟”来作乱。相传“祟”怕“八仙钱”,于是每到除夕夜,家家户户都给孩子一些铜钱作为压“祟”钱,“祟”和“岁”同音,久而久之演变为“压岁钱”,成为孩子们给长辈拜年的受赏物。

杨珂馨表示,“洛阳古多士,风俗犹尔雅”。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拥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城市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民间习俗也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演变一脉相传,河洛民俗成为黄河流域、中原地区民间文化的缩影。

千年传承的孔府大年

孔府大年自古就以正统、严谨、精细而考究著称。大年初一子时,孔府正式迎春拜年,礼仪隆重,热闹非凡。

孔子博物馆原助理研究员、曲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曲阜市文史馆馆员孟继新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表示,从子时起,负责祭拜工作的执事人等便要领取“纸码”,到各处点燃信香、红烛,燃放烟花爆竹。此刻,前堂楼门外正中架设的大型铁制炭盆中炭火熊熊,一只特大砂锅中煮的莲子、小枣和江米面做的小元宝在沸汤中翻滚,此汤名为“元宝汤”。这时,则由整个祭拜活动的核心人物即孔家嫡长子长孙携夫人到前堂楼喝元宝汤,稍后,再到前楼庭院正中的天地棚祭拜天地。

天地棚又是什么呢?

孟继新表示,天地棚是由孔府工作人员自行制作,大棚中间安装一座细木雕刻的神龛楼,上有木雕的屋脊、瓦垄、滴水瓦,四角各有一只做奔跑状的小哈巴狗,前面有回廊、厦檐,透雕的花棂门窗,与真楼房无异。神龛楼正中摆放一座精致的木雕红漆牌位,前面放一张长条桌,桌上排列着上供的菜肴,有整鸡、整鱼、红烧肉块、油炸山药块和油炸丸子,供菜顶部撒上红绿色的粉丝。此外,桌上还要摆放整盘的花糕、年糕和白面馍馍,上面都插着红色的绢花。天地棚东侧放一个直径约三尺有余的大铁盆,里边是半人高、摆成横竖呈方格状的木柴,上面堆放着新鲜的柏树枝;天地棚西侧亦有同样的大铁盆,木柴同样摆放,中间放上爆竹。

图源:网络

孔家嫡长子长孙及其夫人喝完“元宝汤”,再到天地棚虔诚叩拜后,继续前往家庙等处祭拜。一路上,踩着各院事先撒满的芝麻秸,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此举名曰“踩岁”,取“芝麻开花节节高”之意。

孔府家庙,位于孔府建筑群的东部,有报本堂、祧庙、慕恩堂等。

报本堂内,祭器、祭品、香、烛一应俱全。孔子嫡长子长孙在提灯礼生、提炉礼生、引赞礼生的引导下,来到报本堂,上香、献爵、叩头。

抬神游街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身着彩衣的汉子们把轿子抬得忽扇乱颤,轿子里面放置从庙里抬出来的神像。游街的神像路过谁家门口,就有人祭拜鸣鞭,围观的人还争拥上前摸神像或者銮轿,以求得神明护佑,来年好运。

外人看来,这样抬轿游街,很“粗暴”,但其实潮汕地区民间还有“拖老爷”的习俗。

韩山师范学院潮学研究院历史文化学院研究员黄晓坚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表示,潮汕有些地区,把神称之为“老爷”。民间传说,有人在回家时发现“老爷”像被丢在路边,便一路拖回村里的庙中供奉。这一过程被多名村民撞见,认为他亵渎神明,要倒大霉。没承想,之后此人发了大财,于是大家就认为必须把“老爷”像拖出来狠狠地在地上拖行,自己才能发大财。

潮汕地区民间为什么会把在庙中供奉的神像抬或拖出来游街呢?

黄晓坚表示,该地区居民认为,他们供奉的神明一直在庙里闷久了会影响对他们的护佑,所以要在春节等假日抬出来走一走,既是让神明看热闹,也是巡查民间疾苦和分辨善恶忠奸,以决定来年调整奖惩。

如果仔细看,每村抬出来的游神像竟然大都不一样。

黄晓坚表示,据不完全统计,潮汕地区共有467座庙宇(不包含佛寺、道观和善堂),供奉的主神共有74位,其中供奉较多的神明有土地、三山国王、天后(妈祖)、关公、双忠公、风雨圣者、龙尾爷、花公花妈等。虽然这些神明不一定都被请去参加游神活动,但潮汕地区信奉的神明众多,几乎每个村子都有自己的几位神。这些神在生前一般都曾是官员、名人或给村里做过贡献的人,被后人奉为神明,护佑村民。

外人看似不懂的游神,却有着悠久历史,并且在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华人圈里广为盛行。

黄晓坚说,早在2012年,马来西亚柔佛州新山市(Johor Bahru)举办了一年一度的游神活动,马来西亚首相亲临观赏并颁发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证书,使得这项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民俗文化活动上升到国家层面。此后更是与中国的游神活动交融,互有改变。这些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促进了东南亚地区华人之间文化和商贸交流,为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赵斌

来源: 国是直通车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7*24小时在线客服电话:

010-09524125

微信咨询
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