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开云·Kaiyun官方网站

Kaiyun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液体硅胶辊和固体硅胶辊产品

以满足不同行业的压延机、流延机、涂布机等专业机械的需求

7*24小时在线客服电话:010-09524125
您的位置:首页>>合作案例>>正文

合作案例

字里拾“遗”丨这些关于节庆习俗非遗项目的小知识,你都了解吗?(上)

发布时间:2024-02-23 点此:549次

编者按  zì     lǐ字   里shí“遗”鈲、尕、仡、莞、瓠......这些非遗项目名称里面的字,你是否会觉得有些陌生,不知道读音或意思?为了让大家更好认识非遗、了解非遗、爱上非遗,我们推出【字里拾“遗”】这一新的系列专题,通过解释非遗项目名称中一些特定、生僻、易错和不常用字,为大家带来有关非遗项目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新知识。本期我们为大家带来了一些非遗项目里涉及到传统节日,节庆习俗的生僻字,快查看下方图片,看看自己是否掌握它们的正确读音和写法吧~·

▼查、淖、埕、幡、虫另、矻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查、淖

▲【查】读音&释义

读[chá]有以下释义:

1、翻检着看、考察、考核。

2、古同“槎”,水中浮木。

读[zhā]有以下释义:

1、姓。

2、同“楂”。

【淖】读音&释义

读nào,有以下释义:

1、烂泥,泥沼。如淖,泥也。

2、柔和。

3、淖尔,在蒙语意为湖泊,如达里淖尔、罗布淖尔等。

非遗项目

非遗项目:布依族查(zhā)白歌节

项目序号:469

项目编号:Ⅹ-21

公布时间:2006(第一批)

类别:民俗

所属地区:贵州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

保护单位:兴义市文化馆

图1 布依族查白歌节

布依族主要聚居在贵州省。查白歌节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一日在贵州顶效镇查白村举行。它源于布依族口传民间故事《查郎与白妹》。

相传古时候,查白场(原名虎场坝)的查郎救了白妹的命,两人遂成为情深意长的伴侣。白岩寨头人野山猫为抢夺白妹,害死了查郎。白妹放火烧死野山猫,自己也投入火海殉情,与查郎一同变成白仙鹤比翼双飞,飞上九天,成为紫云歌仙。人们为了纪念这对忠贞的夫妇,就将查郎和白妹的姓连在一起,把虎场坝改名为“查白场”,将六月二十一日定为“查白歌节”。

查白歌节时,男女老少汇集查白场,同吃五色糯米饭和冤枉坨,并在查白树下悼念查郎、白妹,到查白井取水净心,到查白庙敬香,这一天查姓村民要请摩公端公主持祭祀活动,中老年人在查白树下用布依古歌唱查白,祭查白,以此传承查白故事。布依青年男女则穿着节日盛装到查白桥、查白河、松林坡、查白洞、查白井等风物景点去吹木叶、打花包、浪哨交友。夜晚各农户家坐满亲友,通宵喝酒、唱歌。到二十二日,青年男女互送信物后依依不舍地离去。

查白歌节不仅是纪念性节日,更是布依青年谈情说爱和求婚择偶的独特时机。查白歌节是布依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特色的展现空间,对于传承布依族优秀传统文化有重要价值。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内容

非遗项目:春节(查chá干萨日)

项目序号:449

项目编号:Ⅹ-1

公布时间:2011(第三批)

类别:民俗

所属地区:吉林省

类型: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

保护单位: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文化工作总站(前郭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图2.3.4.5 查干萨日活动现场

蒙古语中“查干”含有白色和开始之义,“查干萨日”意为“白色的新年”。蒙古族以白色为纯洁、吉祥之色,故称这一节日为“白节”。自元朝起,蒙古族开始使用中原历算法,由此,蒙古族白月与汉族春节节期相合。

“郭尔罗斯”是蒙古族古老的部落,明嘉庆年间迁至嫩江、松花江汇合流域以后,逐渐形成了以农历春节为“查干萨日”的传统习俗,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同胞传承至今。

查干萨日内容包括“庆小年”“度除夕”“迎初一”“闹十五”“终二月二”等与汉族春节节庆习俗类似的内容,同时,仍保留萨满“祭火”、除夕吃“手把肉”等蒙古族传统习俗,体现出蒙古族传统节日习俗特色。

查干萨日不仅有着重要的民族学、民俗学、历史学研究价值,同时对于增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亦有重大意义。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内容

非遗项目:查干淖nào尔冬捕习俗

项目序号:1001

项目编号:Ⅹ-94

公布时间:2008(第二批)

类别:民俗

所属地区:吉林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

保护单位: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文化工作总站(前郭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图6 查干淖尔冬捕习俗

查干淖尔冬捕习俗流传于吉林省前郭尔多斯蒙古族自治县的查干湖、月亮泡周边地区。查干湖是中国七大淡水湖之一,蒙古语称“查干淖尔”,意为“白色的湖泊”、“圣洁的湖泊”。

东北地区有着悠久的渔猎历史,查干湖向来都是天然的渔猎之地。蒙古族崇拜自然,素有祭天、祭山、祭水之俗。公元1211年,成吉思汗占领金国塔虎城后,特地前往查干湖祭祀,由此产生祭湖仪式。其后在查干湖地区祭湖、醒网仪式逐渐固定化,当地渔民每年冬捕前都要祭网、醒网,久而久之形成神奇的查干淖尔冬捕习俗。

查干淖尔冬捕习俗奇特,场面壮观,一直在前郭尔多斯世代相传。这一习俗是前郭尔多斯地域民俗文化和渔猎文化的集中反映,具有民族学、民俗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内容

读音&释义

读chéng,有以下释义:

1、酒瓮,小口的盛酒器具。

2、台湾、大陆地区福建沿海一带养殖海蛏、海蛤的场地。

3、沙埕,一般指沙埕镇。 沙埕镇,隶属于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地处福鼎市东北部,系闽浙海岸的交界地

非遗项目

非遗项目:抬阁(芯子、铁枝、飘色)(福鼎沙埕chéng铁枝)

项目序号:994

项目编号:Ⅹ-87

公布时间:2008(第二批)

类别:民俗

所属地区:福建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福鼎市

保护单位:福鼎市沙埕民俗文化研究会

图7.8 福鼎沙埕铁枝

抬阁又称“抬角”、“抬歌”、“高抬”、“挠阁”、“脑阁”、“高装”等,是传统节庆活动中的一种民俗巡游表演形式。抬阁起源于中原地区的迎神赛会活动,后逐渐传到东南沿海及西北地区,在清代盛行一时,流传过程中与各地具体情况相结合,形成不同的特色。

抬阁熔绘画、戏曲、彩扎、纸塑等艺术于一炉,造型优美,画面壮观,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长期在民间盛行不衰。

流传于福建省福鼎市沙埕镇的铁枝俗称“杠”、“阁”,是沙埕渔家元宵节传统的民俗活动之一。它早期为竹木结构,单层高二至三米,表演时用人抬扛,称为“平阁”。后发展成钢管或铁条焊接的树丫枝状,经过艺术加工和装饰后固定在车辕上,在车辆的行进中表演。

福鼎沙埕铁枝多层的高达七八米,层与层之间称为“过枝”,简称“枝”。一台铁枝中部以一根钢条为杆,从底盘分两根钢条通往上层,根据铁枝内容的需要将钢条制作成各种形状,而后将人物、道具分层固定。演员坐在扶枝位置上,手持道具,表演简单情节或杂技动作,铁枝车在推行中前进,乐队随后伴奏,谓之“搬铁枝”。铁枝表演精彩纷呈,光芒闪耀,在夜幕的映衬下形成一派壮观景象。

搬铁枝闹元宵是沙埕人民难以割舍的传统民俗,在当地已延续了几百年。福鼎沙埕铁枝吸收了传统戏曲、舞蹈、杂技等的艺术因素,成为福鼎众多民俗活动中最具地方特色的一种民间艺术样式,可以为民族艺术学、民俗学等的研究提供参考。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文字

▲读音&释义

读fān,用竹竿等挑起来直着挂的长条形旗子。

非遗项目

非遗项目:元宵节(千军台庄户幡会)

项目序号:978

项目编号:Ⅹ-71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类别:民俗

所属地区:北京市

类型: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市门头沟区

保护单位:北京市门头沟区大台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协会

图9 幡影古乐展示出一幅独特的民俗画卷(摄影:范继辉)

千军台庄户幡会,始于明代,兴于清代,是山区古庙会的产物,内容丰富、底蕴深厚、地域特色突出,其独特魅力享誉华北,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宗教祭祀文化与民俗文化结合的典范,流传至今有400多年的历史。千军台、庄户幡会由大旗、神幡、十几档香会组建而成,曾参加过百花山的庙会、妙峰山庙会,曾受过皇封,为“天人吉祥会”,是京西地区独有的民俗画卷。

虫另

▲读音&释义

读guǎi,有以下释义

1、蛙类动物;

2、客家方言,纤虫另(虫子旁加另):小青蛙,常用喻弱者。

非遗项目

非遗项目:壮族蚂虫另节

项目序号:463

项目编号:Ⅹ-15

公布时间:2006(第一批)

类别:民俗

所属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

保护单位:河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图10 壮族人过蚂虫另节

壮族蚂虫另(虫字旁加另)节主要流行于广西西北部红水河流域境内,因壮族把青蛙称“蚂虫另”而得名。传说掌管风雨的不是龙王,而是蚂虫另女神。红水河沿岸壮族村寨通过祭祀蚂虫另,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所以,每当春节到来之时,这里的壮乡村寨的人们便自发到蚂虫另亭(社亭)周围举行隆重热烈的蚂拐虫另歌会。蚂虫另节期一般从大年初一起至二月初二结束,节日期间人们以祭蚂虫另为主要活动,敲锣打鼓,招集四方歌友。大家穿上节日盛装,欢聚一堂,歌声遍野。活动程序一般有找蚂虫另、孝蚂虫另和葬蚂虫另三步,以跳蚂虫另舞、唱蚂虫另歌形式相伴完成,以共庆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蚂虫另舞的舞姿多模拟青蛙而为,主要动作有双腿深蹲、撑棍仰身、碎步横行、抬踏颤点等,富于生活气息,诙谐风趣。

红水河两岸百余里的壮家村寨都盛行蚂虫另节活动,历史上曾建成过二三百座的蚂虫另亭。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文字

▲读音&释义

读kū,意为努力、勤劳的样子,如“终日矻矻”、“孜孜矻矻”。

非遗项目

非遗项目:矻扎扎节

项目序号:1538

项目编号:Ⅹ-164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类别:民俗

所属地区:云南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

保护单位:元阳县文化馆

图11 矻扎扎节-《转秋之乐》

哈尼族的传统节日众多,最主要的是十月年和六月年。哈尼族以农历十月为岁首,过十月年,就是过新年。六月年,红河地区称“苦扎扎”(苦扎扎节正解为“矻扎扎”节),是哈尼族的农业祭祀活动,是哈尼族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矻扎扎节”是哈尼族一个传统的农业生产的节日,含义是五荒六月,雨水频繁,气候湿热,形容枯槁,青黄不接,度过艰苦的岁月。宰杀牛(黄牛)祭祀,祭天神、土地神和祖先神。牛肉平均分配,集体安排生活。五月、六月村里容易发生疾病,田间容易遭受虫害,因而清扫水井,夜晚点燃松明火把,照亮屋内,驱赶邪恶,火把插到田间路旁,送走瘟神。“矻扎扎节”又是一个欢乐的节日,开展各种文体活动,青年男女则撵磨秋、荡秋千,对歌跳舞,尽情欢乐。男青年还串游邻近村寨,比赛秋千,行牛皮鼓舞,热闹非凡。节日的文化内涵反映了自然物候的农事节令,体现了先辈的生产生活规律,各地哈尼族关于“苦扎扎”节的种种神化传说,反映了哈尼族先辈们借助想象或幻想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文字

了解非遗中的生僻字,不仅是人文素养的提升,更能引发对非遗的关注,保护非遗的热情。我们相信,非遗不生僻,才会有生机,我们想通过这种方式,让有形的、无形的非遗距离,让大家从认识这些生僻字开始,学习了解它们。

下一期,我们将继续盘点传统节庆习俗中的生僻字,敬请期待......

(文中部分资料参考自门头沟文化馆网站、国家民委网站。了解更多国家级非遗项目内容,可前往中国非遗网:www.ihchina.cn 中“清单”栏目查询。

相关内容如有错误或遗漏,欢迎广大读者留言指出!

往期回顾

字里拾“遗”丨这些关于少数民族和非遗项目的小知识,你都了解吗?(上)

字里拾“遗”丨这些关于少数民族和非遗项目的小知识,你都了解吗?(下)

图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央视网、福鼎市人民政府网、贵州民族报、云南网

编辑 / 排版:赵宝佳

责编:周奇 杜丽丽

审核:王福州

声明:部分图文内容来自网络,经编者整理,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7*24小时在线客服电话:

010-09524125

微信咨询
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返回顶部